




201英语一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 2019 年 9 月 1日,下同)或 2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生须在所报专业专升本或参加自学考试本科段,取得大学本科课程合格成绩 5 门以上(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

1.学生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以及对于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法律硕士(法学和非法学)不进行专业课笔试;
2.综合面试(时间约 2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综合面试重点考查考生专业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外语听力和口语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等综合能力,并给出面试成绩。学生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其科研能力的书面证明材料。
(一)基本要求
1.参加复试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达到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含单科和总成绩)。
2.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1.2。
3.严格考生资格审查、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审核工作。未通过或者未完成认证的考生不得列入拟录取名单。
4.考生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
5.复试全程录音录像。
(二)资格审查内容
资格审查需提交材料清单:
1.有效居民身份证件;
2.初试准考证(研招网已开通下载);
3.学历学籍证明;
(1)应届生提供注册章齐全的学生证及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往届生提供毕业证书及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不能在线验证的考生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3)境外学历的考生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供专科毕业证书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报考学术型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还应提供所报考专业专升本或参加自学考试本科段,取得大学本科课程合格成绩5门以上的相关证明(由教务部门出具)。
(5)外校应届生提供大学期间成绩单一份(由教务部门盖章)。
4.其他能够证明自己学术水平的材料,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竞赛获奖证书等,由考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提交。
5.“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还需要提供服役部队签发的《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三)复试内容
1.专业能力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但不限于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主流观点、法律制度、立法动态等。
2.综合能力考查。以综合性、开放性题目为主,综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特别关注考生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3.外语能力考查。以一对一对话的方式,考查外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对话内容可能涉及专业英语。
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含自我陈述、外语面试)。同等学力加试本科知识水平考核模块,累计复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四)复试程序
1.身份验证。复试秘书核对、询问考生姓名等基本信息,确认考生单独在场情况,并要求出示有效身份证明核实考生身份。
2.随机选题。每个专业准备试题库按编码排列供考生选取,由考生当场报数字抽签确定题号(3个题目)。
3.考生自我陈述(2分钟左右)。
4.考生进行一对一外语对话复试(2分钟左右)。
5.复试专家小组根据考生抽取的题号告知问题。
6.考生逐个回答。
7.复试专家小组根据需要追问问题。
8.考生回答追问的问题。
9.复试专家小组告诉考生面试阶段结束,考生退出。
10.复试专家各自独立评分。
在复试过程中,复试专家小组有权打断考生无关或偏题的回答。
前一名考生开始复试时,由复试秘书通知下一名考生做好准备。
(五)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由专业能力考查(40%)、综合能力考查(40%)、外语能力考查(20%)三部分内容组成,满分100分,取复试专家小组各专家独立打分的平均值。
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总成绩计算方法:
总成绩=初试总分÷5×70%+复试成绩×30%
(六)确定拟录取考生的规则
考生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择优录取。
总成绩相同的,优先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
总成绩和初试成绩均相同的,优先录取外语单科成绩较高的考 生。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法律(非法学)专业为 3 年,其余专业均为 2.5 年。
参考学费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0000 元/年
参考用书
1.《考试分析》
2.《民法学》
3.《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