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

1.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时间至录取当年 9 月 1 日,下同)或 2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2.加试科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参考书目
(1)《民事诉讼法(第七版)》,江伟.肖建国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刑事诉讼法(第四版)》,陈卫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专业笔试。专业笔试 2 小时,含专业外语 30 分钟,考试科目的参考
书目可从研究生院网站查询(http://yz.jxust.edu.cn);
2.专业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大专毕业或成人应届本科)、非全日制本科毕业考生还需参加两门报考专业主干课程加试,每门课程的考试时间为 2 小时;
3.综合面试。被列入复试名单的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笔试和面试,逾期不到者取消复试资格。综合面试包含必答题或抽选题、面试专家现场提问,主要侧重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
综合面试设定以下主要参考指标: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等);
(2)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研究能力等;
(3)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4)反应、应变能力,心理素质;
(5)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敏锐性及逻辑思维能力;
(6)思想品德。
4.面试具体要求
(1)考生与学科复试小组交流,考生可提供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相关证书及论文等支撑材料;每个复试小组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
(2)面试时由各考生回答必答题或抽选题,并回答专家现场提问,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2.复试科目:民法学、刑法学;
5.复试采取差额复试,差额比例约为 1:1.2 左右。
复试指导参考用书
《考试分析》《刑法学》《民法学》
复试经验
2021年全校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均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以学信网远程面试系统为主平台,钉钉平台为备用平台。各学院(学部)将根据复试的具体时间提前开展网上复试平台的实测演练工作,请考生根据学院(学部)有关通知进行测试。
复试内容
复试包含心理测试、综合面试、部分考生复试加试环节。其中综合面试包括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能力、外语听说能力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四个内容;同等学力考生(大专毕业或成人应届本科)、非全日制本科毕业考生需加试两门本科期间主干课程,管理类联考专业考生需加试思想政治理论。
总成绩计算
1.复试总成绩为150分,其中专业素质和能力80分(专业素质和能力有采用线上笔试的,应将笔试成绩做相应折算);综合能力40分;外语听说能力30分。
同等学力人员及其他相关考生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管理类联考专业考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以一定比例形式另外加入复试总成绩。
2.总成绩由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加权获得,原则上初试成绩占60%及以上权重、复试成绩占40%及以下权重,总成绩计算或折算办法具体由各学院(学部)制定并提前公布。
拟录取工作
1.各学院(学部)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各学科(专业)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未经复试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
2.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则视为复试不合格:
(1)一般考生复试总成绩低于90分(不含90分),专项计划考生低于75分(不含75分);英语听说能力总分低于12分(不含12分),专项计划考生低于9分(不含9分)。
(2)一般考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考试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
(3)考生体检。复试期间不体检,拟录取后视情况另行通知提交体检报告,提供的体检报告应客观真实,若体检报告反映具有传染性疾病且正在病发期者不予录取;下学期开学初新生入校安排集中体检,体检不合格将视情况取消录取资格。
(4)报名、初试、复试及录取过程中弄虚作假,违反考试纪律。
(5)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政审不合格。
(6)未达到学科(专业)提出的其他复试合格要求。各学科(专业)可依据本学科特点,提出其他复试合格要求,但须于复试前对考生公布。
3.录取排名。一志愿上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名,依据各学科(专业)招生计划,按照考生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者,按初试成绩高低排序。

学制:3 年
学费8000 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