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 英语一
203 日语

1.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 9月 1 日,下同)或 2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3.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网报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应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报考法律(非法学)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加试方式为笔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01
复试形式
1.复试内容:专业课笔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面试考核;
2.复试笔试科目:法理学;
3.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02
参考用书
1.《考试分析》
2.《法理学》
03
复试经验
1.将根据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公布进入复试考生名单,请考生持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和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内到我校参加复试。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2.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外国语听说测试、综合面试和体检。
3.凡初试时外国语选考梵文的考生,复试时加试英语(笔试),加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4.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可以不加试。
5.复试科目名称及考试大纲请查询研究生处和各培养单位网页。
04
调剂
对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可调剂接收上线的第二志愿考生。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调剂办法、计划余额信息,填报调剂志愿。
05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当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复试阶段思想政治考核及函调人事档案等方式,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全面考核。
复试应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学校不进行破格复试。
06
招生调剂原则
(一)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且须符合我校招生简章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二)初试成绩必须符合我校复试分数线,且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
(三)考试方式须为全国统考。考试科目中,外国语语种须为全国统考英语、日语。调剂工学、管理学等门类的考生原则上初试业务课"科目一"应为数学,生源紧缺且调剂困难的专业可以调剂未参加统考数学的考生,但需加试与统考难易程度相当的数学。
(四)根据学校2021年第一志愿考生上线情况及教育部下达的专项计划数,学校接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专业学位优先。不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的调剂。
(五)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在不低于国家B区分数线基础上,自主确定普通计划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8000/年






